關於心馨 客戶見證 活動剪影   服務項目   最新公告 媽媽教室 海外服務 加入會員 線上諮詢 留言心馨 回首頁  
  ~26週年品牌服務~    歡迎孕期爸爸媽媽填寫「線上諮詢」功能,提供更詳細資訊給您。   
 
  媽媽教室
 
• 新生兒常見7大症狀?

新手父母不能不知!

 

關於新生兒狀況,萬芳醫院小兒部胸腔科主任黃亮迪指出,臨床上最常見的即為黃疸、吐奶、溢奶、尿布疹。臺安醫院小兒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補充,眼屎多也很常見。

 

而新生兒出生的常見狀況,依照時間的發生如下:

 

狀況1》黃疸

嬰兒出生35天後,黃亮迪主任表示,會開始出現黃疸。多為生理性黃疸,可是若寶寶的食慾不佳、奶喝不多、營養不足,可能造成黃疸指數超過標準,生理性黃疸即變成病理性黃疸。當黃疸指數大於血中濃度,每100C.C.超過1516毫克黃疸量,可能需要住院照光治療。如果寶寶吃得好、水分足、尿排得順、按時解便,黃疸指數多數不會太高。因此,體重增加順利,不易產生黃疸;若體重掉得太多,容易有黃疸出現。

卓瑩祥醫師說明,寶寶剛出生時不會有黃疸,但會慢慢累積,當看到寶寶的皮膚有明顯的黃、或驗血發現異常,大約是23天後

 

生理性黃疸

所謂的生理性黃疸,卓醫師表示,喝母奶的嬰兒會比較明顯,此為正常現象。至於喝配方奶的寶寶,若沒有其它病理性問題,約出生23天後開始出現黃疸,一週時皮膚最黃,再慢慢降下來、約23週即退掉。

至於餵母奶的嬰兒,黃疸較久、退得較慢,在出生一週其皮膚最黃,之後不會繼續高、也不退,黃疸值可能維持1112之間,大約滿月後才會慢慢退,不過,如果兩個月大還是明顯的黃,則要注意,可能不是因為母奶引起,而是其它原因造成。

雖然有人認為黃疸過於嚴重時,別讓寶寶喝母奶,可是卓瑩祥醫師認為:「此法有效,但沒有必要。」母乳性的黃疸退得較慢,但其實對嬰兒沒有傷害。如果因此停掉母奶,之後要餵可能就沒有乳汁,因此犧牲餵母奶的機會,反倒可惜!

 

病理性黃疸

有些黃疸是起於病理性因素,黃亮迪主任表示,包括蠶痘症、代謝性疾病,或其它感染等。卓瑩祥醫師說明,感染會使肝臟代謝疸黃素的能力降低,造成黃疸時間延長。

對於蠶豆症寶寶的黃疸現象,卓瑩祥醫師指出,蠶豆症寶寶因為紅血球有缺陷,所以退的速度較慢。其處理方式與一般相同,當檢查結果發現黃疸值過高,就需要就醫照光;如果黃疸值沒有過高,可以讓它自己退。

當寶寶回家後,家長該如何評估黃疸?黃亮迪主任表示,首先,先看寶寶的臉是否黃黃的,不過有時會難以分辨黃跟紅,此時可以對著寶寶的鼻翼壓一下、手放開,藉此觀察膚色。因為鼻翼的部位較硬,較易觀察。

在輕輕擠壓後,會壓開皮膚的一些微血管,比較好看皮膚底色。如果臉很黃,進一步檢查寶寶的胸部或大腿,如果膚色黃到大腿,表示黃疸程度高,建議盡快就醫;如果沒有,則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。

 

 

狀況2》吐奶、溢奶

當一天吐奶超過2~3次,即要注意,有可能是腸胃道阻塞等引起。

之所以寶寶容易吐奶或溢奶,黃亮迪主任表示,因為寶寶喝的奶量會漸增加,但他的胃沒那麼快撐開,喝多時,奶會溢出來、吐出來。當溢奶、吐奶後,他會比較不舒服,常會有躁動、哭等情況。

 

 

何謂溢奶?

所謂的溢奶,是乳汁從嘴角、鼻孔流出來。黃亮迪主任說明,溢奶是正常情況,因為新生兒的食道括約肌還不是很成熟,收縮不是很有力,所以姿勢稍微移動,胃裡的東西容易逆流。

 

 

何謂吐奶?

溢奶,是因為胃的上半部一些奶滿出來;至於吐奶,黃主任解釋,是胃的下半部收縮,像汽球排空一樣擠出去,使食物呈噴射狀吐出去、吐得較遠,有一些距離。吐奶較屬於病理性;溢奶是生理性。

除了胃的下方塞住而造成寶寶吐奶,卓瑩祥醫師表示,胃食道逆流亦是引起吐奶的其中因素。成人的胃食道逆流,是胃酸跑到食道,造成胸口有灼熱感;嬰兒也會有胃食道逆流,即是乳汁從胃裡流入食道,造成原因是胃跟食道的交界「賁門」尚未發育完全。一般而言,當胃在消化蠕動時,賁門是關閉,以免蠕動太厲害,壓力大,把胃裡的食物往上擠。然而,嬰兒的賁門還未發育好,奶喝多時,胃蠕動,會將奶往上壓,加上他哭、扭,更易導致吐奶情況,不過,此為正常現象。

大量吐奶一天超過3次,要注意!

可是,寶寶不會因賁門未發育好,而經常性大量吐奶。卓醫師提醒,如果寶寶吃完每一餐,沒有扭動或大哭就會吐奶,即是異常。當一天吐奶超過23次,即要注意,有可能是腸胃道阻塞等引起。

因此,當大量吐奶次數,約為11次或231次,而且,嬰兒的體重持續增加,則不用過於擔心。如果吐的量太多,導致無法吸收營養、體重下降,則要注意。總的來說,主要依據是寶寶的體重與吐的次數來評估。

 

 

如何計算大量吐奶?

卓瑩祥醫師表示,寶寶吐奶5C.C.10C.C.,吐出來得量算少,類似溢奶,可能是吃太飽造成胃食道逆流,不算大量吐奶。所謂大量吐奶,是吐出的奶接近吃進去的一半量以上。

 

 

2 ideas,減輕溢奶

至於改善寶寶溢奶的方法,黃亮迪主任表示,如果溢奶量多,不妨考慮減少奶量,改成少量多餐。像4小時餵一次奶,因為間隔時間長,寶寶肚子餓而會喝得多,胃裝不下時就會吐出來,他認為:「別隔這麼久餵、一次餵這麼多量。」另外,如果寶寶吐奶的頻率增加,可能幽門狹窄或腸子阻塞,建議盡快看小兒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。

除了少量多餐,卓瑩祥醫師說明,可以調整餵奶姿勢,躺著餵比坐著餵容易胃食道逆流。

再者,容易溢奶的嬰兒,別讓他在吃完奶後就馬上讓他躺著,可以稍微抱直一陣子,甚至到他完全睡著,因爲完全睡著的孩子不會扭動,能減少溢奶情況;此外,寶寶躺下時,也可以稍微將他的上半身墊高,別完全平躺。

 

 

狀況3》眼屎多

新生兒的眼屎多,是因為鼻涙管阻塞造成。嬰兒出生時,鼻淚管還沒發育完全,所以不會那麼暢通,可是眼淚正常分泌,所以會有眼淚多,或眼淚乾掉後變成眼屎。卓瑩祥醫師也特別說明,鼻淚管阻塞常常兩眼的阻塞程度不同,造成嬰兒的一邊眼睛的眼屎較多、另一邊較少。通常幾個月後,鼻淚管就會長通了。

按摩眼窩,促進鼻淚管發育

父母也可以幫寶寶按摩眼窩,按摩的目的為:1.鼻淚管的通道很小,眼屎容易塞住,按摩可以擠出其中的眼屎。2.按摩能促進發育。不過,即使不按摩也會自己長好,主要是時間性的問題。如果到1歲,鼻淚管還是不通,則要讓眼科醫師檢查。

除此,雖然眼屎多是因為鼻淚管阻塞造成,但也可能是寶寶的眼睛發炎。所以區分的方法為:發炎,會有發紅反應,就像結膜炎,眼裡有血絲、眼皮看起來腫腫的、眼睛看起來一大一小。

 

何謂鼻淚管?

鼻淚管是眼睛跟鼻子的相通地方。卓瑩祥醫師說明,人隨時要分泌眼淚,否則眼睛會乾掉,可是分泌眼淚時要有地方疏通,不然眼淚會溢出來,而疏通的地方即為鼻淚管。

 

 

狀況4》皮膚問題

媽媽身上的女性賀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嬰兒身上。

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,包括脫皮、毒性紅斑、痤瘡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汗疹、尿布疹等,該如何處理?

 

1.脫皮

脫皮是正常現象,黃亮迪主任說明,胎兒還在母體時,皮膚泡在羊水,寶寶出生後皮膚會慢慢脫落換成新的皮,新生兒換皮屬於正常現象,不用太擔心。

 

2.毒性紅斑

至今醫學尚未證實嬰兒長毒性紅斑的原因,卓瑩祥醫師指出:「毒性紅斑是正常現象。」毒性紅斑的特徵為一塊塊紅疹,像蚊子咬、中間會起小水泡。全身都可能會長毒性紅斑,不過幾小時後立即消失,也許早上長,下午就不見了,變成正常皮膚;但沒多久發現其他部位又長一顆。

對於分辨是蚊子咬或毒性紅斑的方法,如果蚊子咬引起的紅疹,需要好幾天才會消腫;但毒性紅斑通常幾個小時候就消失了。再者,衣服蓋住身體的地方,蚊子咬不到;但毒性紅斑仍是會長。

通常小孩在出生約56天開始會長,滿月過後就比較不會。老一輩的人稱為「胎毒」,認為媽媽懷孕時沒注意飲食,造成毒素停留體內,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醫學根據、而且沒有毒性造成。不過,並非每個新生兒都會長。

 

3.新生兒痤瘡

新生兒座瘡的原理跟青春痘一樣,卓瑩祥醫師以青春痘為例,因為體內的賀爾蒙不平衡所以會長痘痘;嬰兒也會賀爾蒙不平衡。

當他還在母親體內,媽媽身上的女性賀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他身上,所以嬰兒剛出生時血液含有很多女性賀爾蒙,加上生殖系統還沒發育、無法自行分泌賀爾蒙;因此,從出生時很高的女性賀爾蒙會瞬間降低,產生劇烈變化,因而長痘痘,如果沒發炎則不用刻意擦藥,而寶寶體內帶有的母體賀爾蒙約半個月至一個月會慢慢消失,痘痘也就退掉。

對於新生兒座瘡的好發部位,黃亮迪主任說明,可能在額頭、臉頰、下巴、脖子附近,特徵為紅紅、細細、小小,像米粒狀的疹子。但如果疹子的面積愈來愈大、有點化膿、甚至滲出液,例如:青春痘化膿或皮膚看起來爛爛的,滲出透明色、黃色的液體,表示發炎情況嚴重,即要就醫。

之所以寶寶的皮膚會發炎,因為他在母親的肚子的羊水裡時,是無菌的環境。

寶寶出生後接觸空氣,空氣有灰塵、帶有細菌,一旦接觸皮膚,就在考驗他的皮膚免疫系統。

有些嬰兒的皮膚敏感,髒東西附著後,皮膚容易產生過敏反應,會局部起疹子。再嚴重,裡面發炎,可能變為皮膚炎或濕疹,如果溼疹起的部位多,就要注意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

 

4.脂漏性皮膚炎

脂漏性皮膚炎看起來一塊塊,像傷口結痂、會起黃色的屑,常出現在頭皮、眉毛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。脂漏性亦即脂肪漏出來,因為皮脂腺過於旺盛,卓瑩祥醫師表示,有些新生兒的皮脂腺旺盛可能與母體賀爾蒙有關。此為過渡現象,通常13個月後情況會變少,只要進行一般清潔即可,不用擦嬰兒油或藥物。

另外,臨床上也有發現過敏體質的新生兒容易長異位性皮膚炎,由於他們的皮脂腺較為發達,所以脂漏性皮膚炎也較為明顯。因此,除了觀察寶寶的脂漏性皮膚炎,如果臉頰會現紅斑、有分泌物,會癢,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。

 

5.汗疹

汗疹在臺灣很常見,卓醫師特別指出:「長汗疹的情況冬天多於夏天。」因為夏天熱,父母會讓寶寶穿得少,但冬天天氣冷,會讓小孩穿很多,大人穿兩件,可能讓寶寶的穿45件,造成體溫過熱因而長出紅斑紅點,如果保持透氣、涼爽,疹子過幾天就會消掉。

除此,當寶寶被包覆過多時會增加排汗,汗水蒸發則可以散熱,而且四肢末端散熱較多,於是手腳變得冰冷,更讓父母擔心寶寶手腳冰是因為冷,繼續幫他加衣服,但其實完全相反。其實,父母不妨檢查寶寶的身體,如果寶寶的手腳冰冷,但身體在流汗,此時,正確做法是將他身上的汗擦乾、減少衣服讓身體散熱,過一些時間手腳會慢慢回暖。

 

 

6.尿布疹

寶寶的屁屁包太厚或大小便完沒立即換尿布,容易紅屁屁。

將寶寶的屁屁包得太厚,或大小便後沒有立即換尿布,很容易紅屁屁。另外,有些尿布疹會引發念珠菌感染。卓醫師解釋,念珠菌是種黴菌,人的皮膚都有黴菌,如果皮膚沒有發炎或缺損,它無法傷害皮膚,但在悶熱、濕熱的環境,身上的黴菌就會侵入正常的皮膚造成發炎,最常見的香港腳即是念珠菌感染引起。

至於辨認方式,尿布疹是紅紅的一片,念珠菌感染是圓圈狀紅疹伴隨脫皮脫屑,一般尿布疹不需治療,念珠菌感染則需要局部擦藥。預防方法,建議別讓寶寶穿得太多、注意換尿布,除此,餵母奶的嬰兒很容易解便,也容易有尿布疹,因此第一個月新生兒要勤換尿布。

至於其它皮膚問題,黃亮迪主任說明,除了寶寶的皮膚接觸不潔的空氣而引起過敏,有時喝奶也會造成過敏,像有些過敏體質的寶寶因無法適應奶蛋白,會有出疹子情形。

 

狀況5》排便問題

排便的次數與形狀,每個嬰兒的情況不同。通常母親生產3天後,準備出院回家,醫院的醫護人員,都確定寶寶沒問題,才會讓媽媽帶回家。卓瑩祥醫師指出:「此時,新生兒的糞便樣子即是標準依據,以此比較即可。」

 

 

喝母奶,便便是稀水狀

正常而言,喝母奶寶寶與配方奶寶寶的解便狀況不同。黃亮迪主任解釋,喝母奶的嬰兒,一天大便次數可能達67次;也有35天才解一次,糞便是稀稀黏黏、酸酸的,而且少有便祕、腹瀉情況。

卓醫師也補充,喝母奶寶寶的大便次數會較多,且幾乎是餵完奶他就解便,糞便量可能是一些些。進入第2個月後,大便次數明顯減少,甚至會發生好幾天才大一次,主要是母奶完全被吸收。

 

喝配方奶,便便是黏稠狀

而喝配方奶的寶寶,規律的排便次數通常為一天12次、最多3次。黃主任提醒:「如果一天解67次,可能是腹瀉,需要注意。」

喝配方奶小孩的糞便呈現泥狀、黏稠或軟便,比較偏綠色。卓醫師分析,因為奶粉不好吸收,所以會添加很多鐵,沒有被吸收的鐵質會被解出來,就使大便呈現綠色。

 

 

3種情形造成便便有血絲

1.腸壁黏膜落脫

如果有持續3天以上便中有血絲,最好就醫。

在寶寶的糞便發現血絲通常要特別注意,不過,卓醫師表示有時候有血絲是正常現象。他解釋,腸胃道的腸壁有黏膜,黏膜跟皮膚一樣,因為新陳代謝會脫落,但通常黏膜的脫落量很少,不易用肉眼看出來,尤其是餵配方奶的寶寶因為大便的殘渣多,較難看出其中的黏液。

然而,餵母奶嬰兒的糞便因為比較稀水狀,混雜一些黏液即可能被看見。若黏膜脫落的量多一些,連底下的微血管也一起脫落,就會有些微出血情形。不過那是血絲而非流血,出血不會連續性出現。萬一連續性出現甚至愈來愈多,可能是異常現象,像腸胃炎,細菌感染等。

 

 

2.便祕

除此,便中有血絲也可能是寶寶解的次數較多,腸胃輕微腹瀉而解出血絲便,或是嬰兒便祕,解便過度用力造成肛門破裂等。黃亮迪主任提醒,如果有持續3天以上便中有血絲,最好還是就醫。

卓瑩祥醫師補充,因肛裂造成的糞便中有血絲,血絲跟大便是分開的,血黏在大便上,而非大便裡本身帶血。不過,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寶寶的便祕,否則傷口癒合了,沒多久又復發,傷口也很難痊癒。

 

 

3.腸胃炎

當父母觀察寶寶的便便,黃主任指出,發現腹瀉的糞便形狀是糊糊、散散的,有一些沒有消化的顆粒,還算正常;如果便便像水一樣稀,而且幾乎沒有經過消化,可能是腸炎。

寶寶有腸胃炎時因為肚子痛,也會比較哭鬧、不想喝奶;胃不舒服時還可能會吐,甚至肚子也會漲氣,嚴重時還可能發燒。因此,卓醫師提醒:「除了觀察大便,還要看小孩是否有其他異狀。」

 

黃主任總結,一個月大寶寶的排便顏色應是黃色到綠色之間,但絕不是灰白色。如果解出灰白色的便,得留意膽道系統可能有疾病,像膽道閉鎖、肝炎等。以膽道閉鎖而言,即是膽汁被阻塞住了,缺乏膽汁,大便不會被染色,糞便呈現灰色的。

 

 

排便正不正常?跟自己比!

另外還有一個重點,卓瑩祥醫師提醒:「寶寶的排便,自己跟自己比較。」原先一天解34次便,突然好幾天沒解且看起來不舒服;或原本糞便稀稀水水卻突然解很硬的大便;或是成形的大便突然變得稀水等,突然間劇烈改變,同時嬰兒不舒服地哭鬧、不吃奶、嘔吐,代表可能生病了。

 

 

狀況6》呼吸系統

呼吸咻咻?呼吸道發育中

嬰兒剛出生時,鼻子會發出「ㄍㄥ、ㄍㄥ」的聲音,特別在一個月後聲音會變大,黃亮迪主任分析,主要造成原因是包覆在喉頭的軟骨系統還未完全成熟。當寶寶漸漸長大,空氣的需求量增多,可是他的呼吸道還沒完全發育,包括鼻樑、咽喉、或聲帶周圍等皆不夠寬,空氣進去就造成阻塞,因此呼吸時會發出聲音。就像窗戶,如果只開一個小縫,風大時空氣進來,會發出咻咻聲。

嬰兒的呼吸聲音大也可能是「軟喉病」造成。黃主任說明,由於喉部的構造較軟,呼吸時,胸腔有個負壓力把肺撐開,如果呼吸道尚未穩定,大氣壓會把喉部結構壓下造成塌陷,即發出類似打嗝聲音。

因此會出現三個現象:1.空氣流通不順暢、呼吸聲音大;2.有口水或分泌物時會加大音量;3.呼吸較困難。不過,到了6個月喉部構造發育得較好,聲音會慢慢變小。僅少數因為軟喉症問題而長不大,呼吸費力,造成嘔吐、肺炎及一些心肺功能衰退,而需要開刀治療。

給時間,等它長好!

通常等寶寶34個月發育較完全,鼻子就不會出現聲音。因此,卓瑩祥醫師指出:「給時間去發育。」但是如果12歲仍是如此,鼻子構造可能有問題,要去耳鼻喉科檢查。除此,如何區分鼻子發出聲音是因為過敏或感冒造成?一般來說,感冒時會流鼻涕,當鼻涕太多就會卡住呼吸道、會常咳嗽。不過,正常小孩偶爾會咳嗽,因為要清理塞住的地方,不過咳幾聲或打個噴嚏就停了。

另外,有些嬰兒的鼻子塞得較厲害、每天有鼻屎是正常現象。在幫寶寶清理時,如果鼻屎離鼻孔不遠能挑出來、或能以吸球吸出來,則可以清理。如果鼻屎在鼻子很裡面,最好不要清它以免愈推愈裡面,再者,鼻子裡的鼻管較狹窄,硬吸可能造成受傷、甚至吸出血絲,使鼻子塞得更厲害。

 

敏感現象過敏體質

嬰兒打噴嚏是鼻子沒發育好,對冷空氣會暫時敏感。

 

對於嬰兒常出現打噴嚏情況,卓醫師指出,也是起因於鼻子沒發育好,所以對冷空氣有暫時性的敏感現象,但不代表有過敏體質。像幫嬰兒洗完澡後,在擦乾他身體前,他會因為身上濕濕的而打噴嚏,其實是因為他對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敏感現象,將身體擦乾、衣服穿上即沒事了。

 

狀況7》內分泌系統

胸部大,受母體賀爾蒙影響

有時,會發現新生兒的乳房較大,特別是女嬰,甚至會分泌一些乳汁,稱為「魔乳」。黃亮迪主任解釋,主要受到母親的內分泌、代謝泌乳激素的影響造成,偶爾男寶寶也會有胸部較大的情況,家長不必過度擔心。

 

然而,當乳房脹大、紅腫,卓瑩祥醫師提醒,可能是乳腺發炎。當乳腺組織因為新陳代謝較快而受到刺激,會產生發炎情況。會腫、碰到時會痛,也會讓寶寶會哭鬧,此時需要治療。如果只是胸部硬硬的,屬於正常情形,約一個月後就消失。

除了乳房腫大,有時新生女嬰會出現類似月經的情形,黃主任表示:「也是母體賀爾蒙作用在女嬰的子宮內膜上。」雖然女寶寶的子宮還沒發育好,但她有子宮、卵巢,對女性賀爾蒙會有反應,所以就像成年女性月經來,子宮內膜脫落而流出血來,因此女寶寶的外陰部出現些微血絲、或像白帶的黏液是正常的,滿月後會慢慢消失。父母可以在幫她換尿布或洗完澡後,用棉棒輕輕地將分泌物擦拭乾淨即可。

 

何時該帶寶寶上醫院報到?

3指標:活動力、喝奶量、體重

新生兒出現哪些狀況就要緊急就醫?卓瑩祥醫師指出:「有3個觀察重點:活動力、喝奶情況、體重是否增加。」如果這3個狀況都沒有問題,寶寶就是健康的,就算他常哭鬧,但他吃得很好、活動力好、體重有增加,即不用擔心。否則,當寶寶生病了,像感冒、腸胃炎、腦膜炎等,這3部分不會正常。

 

正常的寶寶,尿布一天會換到5片,而且,通常喝完奶不久後就解尿。因此,觀察寶寶的尿量很重要,如果奶喝得少、吃不好,尿量也會減少,倘若尿布一天換不到3片,有可能會導致脫水。而脫水的寶寶,其皮膚會變得乾燥、沒有彈性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媽咪寶貝
回前頁
心馨居家坐月子中心 
服務專線TEL:04-22910505 FaceBook
地址: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652號一樓(龍邦登峰21大樓/本棟社區B2設有收費停車場)
公司傳真04-22919621
門市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AM9:00~PM5:00 週六AM9:00~AM12:00(中午) 遇周日及節慶採預約方式 e-mail: happymami888@gmail.com
本網頁著作權專屬 心馨居家到府坐月子中心所有,侵害必究
鼎盈資訊科技_設計維護 v3.0goget888,e化聯合折扣